房地產利好政策不斷。 8月25日,住建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通知明確,此項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受此消息影響,當日午后開盤,A股地產股快速拉升,截至收盤,珠江股份、中迪投資、京投發展漲停,大龍地產、渝開發漲超5%,濱江集團、華發股份、中華企業、天健集團均漲超4%。 業內人士認為,三部門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是一個利好的政策信號,對于一線城市、熱點二線城市的改善需求影響較大,能夠降低購房成本。 同日,財政部、稅務總局、住建部發布《關于延續實施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 財政部、稅務總局還發布關于繼續實施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對公租房建設期間用地及公租房建成后占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推動“認房不認貸” 通知明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此項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此項政策將使更多購房人能夠享受首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優惠,有助于降低居民購房成本,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認房不認貸”之前,很多地區執行“認房又認貸”。那么,什么是“認房又認貸”?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分析認為,認房、認貸主要是銀行發放貸款時評判首套房、二套房的標準,認房是認所在城市的房子,認貸是認全國的房貸。全國各地執行標準不一樣,認房又認貸最為嚴格,只要在全國有過貸款記錄,再次申請貸款按照二套房來發放。二套房的房貸利率較高,尤其一線城市二套房的貸款利率是基準利率的1.1倍,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不完全整理,目前一線城市及廈門、成都、合肥等約20個熱點城市實行“認房又認貸”的政策。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此次政策對于后續尤其是“金九銀十”階段的購房市場提振具有積極的作用。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也呼應了此前7月份住建部企業座談會上提及的“落實好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的政策導向,高度吻合了高層會議提及的優化調整房地產政策的內容,也符合近期央行提及的優化調整房貸政策的導向。觀察目前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地方出臺政策比較多,尤其是一些二線城市持續發力。此次三部門出臺政策,明確定調,對于后續各地房地產政策的出臺和落實具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分析認為,“認房又認貸”是市場投機氛圍重的背景下出臺的,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自住性住房需求占據絕對主導,推進“認房不認貸”正是推動市場回歸理性的重要政策之一!罢J房不認貸”意味著“賣一買一”改善需求首付比例將大大降低,房貸利率也將同步降低,這對于進一步釋放改善型的置換需求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但需求釋放的持續性以及在各地的效果,預計還將呈現一定分化。預計這一政策不會全國“一刀切”,一線城市落地的節奏依然可能偏慢。 延續實施支持居民換購 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 財政部網站25日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延續實施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明確,自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 其中,新購住房金額大于或等于現住房轉讓金額的,全部退還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新購住房金額小于現住房轉讓金額的,按新購住房金額占現住房轉讓金額的比例退還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繼續實施公共租賃住房 稅收優惠政策 財政部網站25日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繼續實施公共租賃住房稅收優惠政策的公告》明確,對公租房建設期間用地及公租房建成后占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對公租房經營管理單位免征建設、管理公租房涉及的印花稅。 對公租房經營管理單位購買住房作為公租房,免征契稅、印花稅。 對公租房免征房產稅。 |
GMT+8, 2023-9-22 05:08